查看原文
其他

为什么研学旅行做不好?你知道如何把“文化实践”和“学科活动”进行结合吗!!!

李楠 研学头条 2022-10-09

 / 李楠  图 / 网络

来源:中国教师研学旅行特刊


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将研学旅行界定为:研学旅行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,由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,通过集体旅行、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。可以说,研学旅行是一种“文化践行”,而随之展开的“学科活动“是文化践行的有效延伸和拓展,是在学生参加文化践行后,借助演说、视频、报告、作品、表演等手段来汇报自己的践行成果。“学科活动”是在教师的指导下,由学生自己创作和设计的,是比较开放的学生活动,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锤炼和创新,从而实现创新素养的觉醒和创新能力的提高。


从“研学旅行”到“学科活动”,是将“课程、课堂、践行“有机结合,采取一系列手段激发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,开发学生的潜能、陶治学生的情操,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莫定基础。


从“文化践行”到“学科活动”,

是对近期教育部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求的拓展和延伸

俗话说: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。对于青年学生来讲,既需要书本知识的学习,获得间接经验,更需要走进社会,感受生活,在实践中领悟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和课程。研学旅行是对古人“知行合一“育人精髓的传承,研学是旅行的目的,旅行是研学的载体,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,为青少年搭建了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通过研学旅行,让学生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,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研学旅行也是根据新课改精神,贯彻新课程实施要求,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创新举措,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。


矿大附中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在陕西展开了以“游三秦大地,学革命精神”为主题的探究,先后在革命圣地延安、千古一瀑壶口、民族之源黄帝陵、历史古都西安等地进行文化实践活动;贯穿于文化实践活动前后的,是丰富的“学科活动”,这是对研学旅行的拓展和延伸。“学科活动”的形式多彩而新颖,如语文学科的以“三秦行'为主题的视频制作,旨在要求学生呈现出对一个问题的发现、探求、解决,同时视频的形式又有临场感。英语学科将学生离不开的手机和英语表达相结合,制作 mind map和微信版景点报道,化学习的阻力为动力。物理学科使学生的视线关注到陕博的一件文物一一“倒流壶”上,不仅要以物理知识解决制作原理,还要动手制作。化学学科让学生在欣赏壶口瀑布的大气磅礴之余,还要以实验的精神分析黄河水质的形成。历史、地理、政治学科则是要求学生以实践报告的形式展示研学旅行的成果。德育教育在研学旅行的收获也是很大的,宝塔山上“践行延安精神,点燃信念火炬”入团宣誓仪式、枣园广场上身体力行的腰鼓体验、返校后以班级为单位的研学成果汇演,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、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起到良好的作用。


从“文化践行”到“学科活动”,

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,学生的认知与思维更加科学、更加真实

教育部明确指出“学生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”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,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成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内容。


文化践行活动,是对古人“知行合一”育人精髓的传承,它有效地改变和深化了学生对学习的认知。“文化践行”与“学科活动”活动,使他们逐渐认识到,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,局限于课本,而且更应该放眼社会这个大课堂、这部大教材。


在认知方面,小组的各种活动,都需要大家在一起分工合作、团结互助,在解決问题的过程中,每个人都会感受团队的力量。大家最终发现,每个人都有闪光点,彼此之间应该相互学习、共同发展,深刻理解了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的道理,更加懂得要增强团队意识。此外,践行活动使学生终于有机会走出学校和家庭,他们兴致盎然地融入各项探究活动中,学会观察感知社会,学会质疑求证。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有效地拓展,也学会了多角度、辩证地看待问题。


在学习认知方面,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独立思考,开始了质疑;从简单学习书本知识转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,体会到“知识无处不在”;学生合作学习的效能高于个体学习效能;在教师的指导下,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,目标意识越来越明确。


在情感认知方面,大多数学生都深深体会到了“在家千般好,出门万般难”,体会到了父母的关心与爱护,由衷地感激父母,感谢关怀自己的教师,感谢像兄弟姐妹般相处的小组成员。可以说,活动使学生学会了感恩,认识到了情商的重要性,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。


“文化践行”及以其为基础的“学科活动”对学生多种能力的生成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:使学生通过与社会的融合,品尝到“在合作中学习,在合作中体验、在合作中分享”的快乐;使学生通过与文化的融合,增强了“与人对话,与社会对话,与文化对话”的能力;使学生通过与科学的融合,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,使学生在人文学科和科技学科方面拥有较强的质疑与探究能力,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;使学生通过与德育的融合,增强了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力,陶治了学生善良、团结、担当等美好情操。


从“文化践行”到“学科活动”,

家庭、教师的育人理念得以更新,育人行为得以优化

文化践行、学科活动,不仅改变了学生,也改变了教师。一开始,教师也认为这只是一次免费旅游、走形式,但是当他们真正带领学生走进社会,观察、体验、探究一些文化现象,在他们亲身经历过一次真正的“文化苦旅“后,教师终于认识到,生活即教育,践行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最有效的途径。这种改变,从研学旅行结束后各方的反馈可以看出。


班主任的感受:

我校研学旅行结合了不同学科的课程设计,其中团队教育的内容是重要的一部分。在传统的共青团教育中,孩子们只能够通过文字或影像去了解相关知识。对于年代较为久远,且与孩子实际生活经验差异较大的部分,学习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。通过与历史、地理、思想品德及语文等课程的综合开发,将团队课程与研学相结合,带领孩子们来到枣园、宝塔山、杨家岭、黄帝陵等场所,使他们在实地考察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震撼与洗礼。这样的活动可以多方位、多角度地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,种下责任的种子。


任课教师的感受:

研学旅行课程将课堂移步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的实地之中,让自然和人文古迹“现身说法”,使得学生们获得真实的体验、完整的感知、学科的发散、情感的滋养,从而将“游时所感”上升到“学后所知”,达到“游中学、学中游”的目的。同一个地点,往往融合了史、地、生、思、物、化等多学科的问题和探究,直指多元思考和能力锻炼。另外,通过乘车过程、就餐过程、参观过程、住宿过程以及和他人交流过程,也能展现孩子们的文明礼节,促进其知礼仪、明是非、正言行。在对历史和文化的思索中发现,孩子们更能感受那份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因。


学生的感受:

历史是现实的镜子。陕西大地浓缩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。在杨家岭、枣园,我们深入了无数革命家的生活,并通过周围的窑洞民居了解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;在华清池,我们了解了李唐王朝的兴衰;在兵马俑和陕博,我们被先人无穷的智慧震撼。这次研学旅行,我们从文物中感受先哲的智慧,以物为媒,感知过去;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,以史为镜,洞察现在;我们从互帮互助中收获友情,以友为伴,走向未来。有知识,有思考,有成长,我们不虚此行!


家长的感受:

孩子们到了革命老区,看到和听到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,对孩子们的触动很大,使他们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优越的学习条件,为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而努力。孩子这次去延安前曾经问我,现在的社会“延安精神”还剩下多少?我当时难以回答,经过这几天的思考,我的回答是:要有信心,要有正向的能量,要用“阳光心态”来看待,要从我做起,从一点一滴做起,为延安精神做加法。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,而要问你为国家能做什么,我们相信:“你怎样,中国就怎样。”


综上所述,“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。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。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”。游学思想由来已久,研学旅行政策也是一以贯之。研学旅行,以开门办学的姿态让学生在游历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,感受中华传统美德,感受革命光荣历史,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。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,学会生存和生活,学会做人和做事。这一点恰恰暗合了顾炎武提倡的“合学与行”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“教学做合一"”。借助研学旅行的契机学生和老师一同走出校门,奔赴自然,畅游文化历史,深入乡土民俗,感怀经济社会发展,以愉快的心境,通过以游兼学、学游相济的方式,开阔视野、增智启慧、涵养德行。


依托研学旅行的“文化践行”,树立学、思、游相互促进的观念,走出从“学校到学校”、从课堂到课堂”的封闭圈,不断地拓展教育的边界,引领学生走出学校教室,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。“学科活动”是文化践行的有效延伸和拓展,以课题引领,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体验、合作、探究,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。

↓↓↓

研学头条6月-8月活动动态


2018.6.15-6.26:十佳研学导师征集大赛

2018.6.23-6.26:西安研学实操体验培训课(第一期)

2018.6.24:微课堂《如何将导游培养成为研学导师》

2018.8.25-8.28:西安研学实操体验培训课(第二期)

版权归作者所有,研学头条整理


作者: 李楠,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附属中学,文章来源于中国教师研学旅行特刊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删除

图片来源网络

====往期热门====

研学旅行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

带孩子旅行,是一场最浪漫的教养

这八种家庭,累死都教不出好孩子!尤其是第一种!

亲爱的孩子,老师是不能把你怎样,但外面的世界可以!

“困在厕所里的老师”,一则笑话道出当前教育的尴尬

关于研学头条

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


一个想和你分享一切美好的公众号


公众号:研学头条

微信小程序:研学通

点击图片,长按识别二维码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